徐樊 发表于 2020-9-13 10:50:02

山水写生的五种观察方法,不可不知!

http://cms-bucket.ws.126.net/2020/0913/358e9da4j00qgkt6d003nc000hc0198c.jpg
一、以情观景(情观)山水画的写生观察景物总是带着感情的有色镜去看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水随我开,江水随我起”。用满怀热情、豪情和浓厚的兴趣去拥抱大自然,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也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态度是主动积极的,使得山水画写生下笔不惑,情寄笔下,一气呵成。http://cms-bucket.ws.126.net/2020/0913/d4464b92j00qgkt6e005vc000rs00xzc.jpg二、以理观景(理观)通过表现现象抓住大自然的本质、规律、特征,例如:观察山石不要被山的光照效果(明暗)所迷,要观察山石的结构关系、转折关系、气势特征等等。观察树木不要被茂密繁杂所惑,要观察树的生态规律和姿态特征等,这样你无论用怎样的方法去表现(具象或抽象),就一定能抓住自然 之理,通常称“理观”。http://cms-bucket.ws.126.net/2020/0913/2a59d2b5j00qgkt6d002jc000hs00xac.jpg三、以心观景(心观)由于大自然千变万化、丰富多彩,这里视觉像一部相机,自然景观尽收眼底,但却不能尽收于画面上,这样必须有取有舍,有主有次的对景物观察,不需要一一观察,与我们有关的要细看,无关的不看,有时把近景物推远看,远景物拉近看,“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发挥心源的作用对景物进行分析、理解,主观提炼,形成新的印象,这种心理过程也是对景物的“练形”过程,称之为“心观”。http://cms-bucket.ws.126.net/2020/0913/c4d72546j00qgkt6i003sc000hs014qc.jpg四、以静观景(静观)古人讲澄怀味象,心如明镜,不挂一物,不染一尘,不起一念,凝神静气,观察和体味大自然,与大自然沟通,以自已的情感、心灵去感悟大自然的灵性,找出情景交融的契合点,面对自然界的四季变化,阴晴雨雪,大山的深幽和广阔总会使人感到心旷神怡,或者深沉,或者悲切等。另一方面通过静观认识,了解大自然的形态变化规律,同时“静观”有细致入微的观察之意,如“有雨不分天地,有风无雨只看树木,有雨无风树头低。行人伞笠,渔父蓑衣”。http://cms-bucket.ws.126.net/2020/0913/d882a878j00qgkt6d002cc000hs00mec.jpg五、以动观景(动观)古人讲“山形步步移和山形面面观”就是对眼前的景物要移动视点的观察,每移动一处景的状态都不一样。通过动观,全面了解自然对象,以便找出最好之点来表现。西画是定点观察,范围窄小,中国山水画是动点观察范围广阔,所以历史上有“长卷”的表现形式,如《清明上河图》《长江万里图》等等。
由于山水画这种独特的观察方法,使山水画的写生方法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于是千山万水尽在一图,万里江山尽在咫尺,山石树木随意而搬,飞瀑流泉随意而挪,所以画中景物如身临其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水写生的五种观察方法,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