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国内新闻 >> 查看内容
国内新闻

清华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 重塑经济地理格局 廊坊未来可期 ...

刘杰 2024-6-17 09:23 廊坊都市报 14047 0
6月16日,在第二届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金融创新发展百人大会上,清华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通过多方分析论述,提出了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重塑三地经济地理格局与廊坊市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胡鞍钢表示,建设“一带一路”将形成东西双向互动、与沿海一线的“大TT字形”发展格局,构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条重要支撑带。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引领和链接,推进“一带一路”将在世界范围内重塑世界经济地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贸易增长、投资和一体化。同时,他在讲解重塑中国经济地理格局时,提出了“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让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更加协调。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重要经济形态。近些年,我们形成了四大数字经济枢纽:京津冀枢纽、长三角枢纽、粤港澳枢纽、成渝枢纽。”胡鞍钢认为,数字化经济活动突破了众多经济活动的时间、空间阻碍。线上经济活动更贴近具有资源禀赋的供给端,而非市场需求聚集的需求端,并且可以组合分散的供给、需求。其次,数据要素的基础设施成为经济地理的新基础,数字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对数据要素的利用水平,数据要素是生产要素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谁能高效率地利用数据要素,谁就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胡鞍钢表示,廊坊市地处京津冀核心地带,在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中,廊坊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近些年,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等一批国家级试验区获批。

此外,三地经(工)信部门编制了《京津冀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方案》,联合加快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阿里张北云联数据中心、阿里数据港张北数据中心项目一期1.3万台服务器投入运营。截至2017年年底,中关村企业在京外累计设立分支机构超过1.2万家,其中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6100余家,这也带动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快速提升。

“低空经济、临空经济、临港经济都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胡鞍钢认为,廊坊要以提升区域供应链水平为重点,推动“物流+制造业”融合发展,要以数智赋能产业为重点,推动“物流+科技”融合发展。

本报记者 李琳 杨雅淇 整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