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 廊坊时政 >> 新闻资讯 >> 查看内容
新闻资讯

市科技局局长贺曙光:完善创新创业体系 深入推进全面创新

焦国远 2020-4-3 11:10 廊坊日报 124383 0

摘要:  “市科技局牵头成立了‘三创四建’活动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具体谋划制定了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着力搭建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协同创新、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等四项工 ...

“市科技局牵头成立了‘三创四建’活动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关于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案》,具体谋划制定了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着力搭建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协同创新、持续优化创新环境等四项工作措施,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4月2日,市科技局局长贺曙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贺曙光介绍,将围绕“促进京津科技成果在廊坊孵化转化”这条主线,重点以培育创新主体,增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承载能力为抓手,推动形成多领域、多层级、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为新时代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提供强力科技支撑。确保实现今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7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高新技术企业达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8000家的目标。

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实施创新研发机构倍增计划,新建一批高水平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领军企业,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我市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

着力搭建创新平台。围绕重点产业领域的科技企业创新和成果中试转化需求,实施规上企业研发机构扶持计划,着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孵化育成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技术转移机构55家。

加快推进协同创新。以“京津研发,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为方向,推动27家市级协同创新基地和13家省级以上国际合作基地提质增效;加快河北·京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建设,共建北京市通州区与北三县科技成果孵化联盟;深化我市企业与京津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面向全球引进创新要素和高端人才。

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全面落实普惠性政策,健全科研人员收入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等机制,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激发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跃升工程,力争70%以上的县(市、区)进入省考核B类以上;引进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科研团队,并充分发挥40家院士工作站高端智力优势,为廊坊科技创新聚智聚才。

贺曙光说,下一步将围绕突出改革引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创新主体,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聚焦重大需求,推动重大科技攻关,优化创新生态,推进县域科技创新跃升开展等四方面开展工作,确保2022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1.8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高新技术企业达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9000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