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 查看内容
社会民生

我市加强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指导

赵桂锋 2022-5-17 09:43 廊坊日报 173521 0

摘要:  本报讯(记者 马越 通讯员 刘孟哲)今年入春以来,我市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3月至4月中旬降水14.5毫米,较常年18.2毫米偏少20%),除3月中下旬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较大,总体气温偏高,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时间 ...

本报讯(记者 马越 通讯员 刘孟哲)今年入春以来,我市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3月至4月中旬降水14.5毫米,较常年18.2毫米偏少20%),除3月中下旬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波动较大,总体气温偏高,小麦返青、起身、拔节时间与常年相近。从各县(市、区)小麦苗情考察情况看,晚播麦田转化升级迅速,适播麦田群体充足,墒情适宜,长势明显好于冬前。据统计,全市一、二类麦达麦田总面积的75%,比初春提升了57个百分点。

目前小麦正处于拔节中后期,小麦拔节、孕穗、抽穗是最终形成产量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麦蚜、吸浆虫、白粉病、条锈病以及干热风等不利因素的多发期,我市农业部门积极应对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以“稳穗数、增粒重、保品质、防病虫、防早衰、防倒伏”为重点,因地因苗制宜,突出分类指导。

“土里捂”小麦播种量大,多为主茎成穗。前期尽量不灌水,尽可能保障较高地温,促苗生长。将第一次肥水推迟到拔节期,亩追尿素15公斤左右,结合浇水40-50方,保穗促花保粒。抽穗开花期浇第二水,每亩浇水40-50方。灌浆期做好“一喷三防”,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磷酸二氢钾(或与芸苔素内酯、尿素混喷)1-2次,强化冠层光合功能,促进籽粒灌浆。

对目前未浇春一水的麦田要抢时浇水,亩追施尿素15公斤左右,并在抽穗扬花期浇好第二水。对于春季第一次追肥量少的麦田,在浇抽穗扬花水时可亩追尿素5公斤左右,以促进小麦扬花授粉,力争粒数增加,促进粒重提高。小麦抽穗扬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约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此期水肥供应,对于保花增粒、防止叶片早衰和籽粒灌浆都至关重要。要密切关注天气,浇水时应注意“看天、看地、看苗情”,要避开大风天,以防倒伏。喷灌麦田要避开扬花期浇水,错期浇水施肥。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各种病虫害的盛发期,也是实施“一喷综防”的关键时期,要增强绿色发展理念,科学选用高效低毒的杀虫杀菌剂。小麦开花后7-10天左右开展“一喷综防”,通过合理选择药剂,使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喷施,达到防病、治虫、防早衰、防干热风,增粒重的目的。密切关注小麦扬花期的降雨过程,做好赤霉病的预警防治。

小麦生长后期易出现“干热风”等灾害性天气,引发麦田倒伏、减产,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集中抓好防灾减灾工作。对于干热风灾害,要在干热风出现前3-5天灌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减轻干热风危害。同时用0.3%磷酸二氢钾在小麦孕穗至扬花期进行喷洒,提高小麦植株磷、钾含量,增强小麦抗干热风的能力。此外,结合后期病虫害防治,肥药混喷,一喷综防,达到杀虫、防病、防干热风、增加粒重、提高品质的目的。

麦田禾本科恶性杂草、野杂麦等,与小麦植株争水、争光、争养分,还会降低麦田整齐度,影响麦株个体发育,发生严重的地块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恶性杂草、野杂麦等在小麦抽穗以后较易分辨出来,必须将其清除。

推广小麦收获减损和绿色仓储技术,确保颗粒归仓。小麦收获过早过晚均对产量有影响。收获过早,干物质积累不充分,会降低粒重影响产量。而收获过晚容易断头落粒,降低产量和品质。因此小麦收获要适时,机收适宜期在完熟初期。同时,还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收获,减少自然损失,确保颗粒归仓。对于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繁种麦田,要做到单打单收,单贮单运,防止混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