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廊坊-好故事之城 >> 查看内容
廊坊-好故事之城

亲历唐朝士庶交替时代的功成者

谷玟静 2020-6-18 15:01 廊坊日报 131729 0

摘要:    张知謇:  亲历唐朝士庶交替时代的功成者  ●张杨  籍贯:固安县  朝代:唐朝  职级:大理卿、范阳郡公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战国到西汉为贵族时期、东汉到唐代武则天 ...

  张知謇:

  亲历唐朝士庶交替时代的功成者

  ●张杨

  籍贯:固安县

  朝代:唐朝

  职级:大理卿、范阳郡公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战国到西汉为贵族时期、东汉到唐代武则天为士族时期、唐玄宗到鸦片战争为庶族时期。每到时代交替的阶段,社会各阶层都会异常活跃,积极寻找机会实现阶层的跨越,正所谓“乱世出英雄”。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在时代夹缝中异军突起的人,都不可避免的被时代裹挟。固安张氏五兄弟的悲喜人生成为那个时代的典型。

  一

  固安张氏五兄弟的代表人物为张知謇,他出生在公元634年,卒于公元713年。唐代初年,正处于士族阶层全面没落但死而不僵、庶族崛起但后劲不足的时期。张知謇本人及其家族属于社会中下层的庶族知识分子家庭,他们内心深处既嫉妒士族垄断上层资源,又渴望跻身其中,享受特权。

  史书记载,张知謇家族是幽州方城人,即今天固安县,也有蒲州河东人(山西临猗县)一说。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历史人物,他的家乡籍贯却记载混乱?原因很简单,当年的士族讲究郡望,固安张氏不是豪门,但河东张氏,声名显赫。唐朝时的张嘉贞为玄宗时宰相。嘉贞子延赏,为德宗时宰相。延赏子弘靖,为宪宗时宰相,故有“三相张家”之称。还有一点,同样是固安张姓名人的西晋丞相张华,其子孙在西晋灭亡后迁徙到河东,张知謇家族冒称是河东人,有蹭张华热度的意思。为自己家族攀附一个有名气的老祖宗,成为跻身上层士族的敲门砖。

  当然,光有一个不可考证的郡望还是远远不够,在那个年代要想当官,科举才是普通知识分子的正途。于是张家五兄弟,张知謇、张知玄、张知晦、张知泰、张知默都参加了明经考试,并全部高中。唐代科举分两部分,进士科与明经科。进士科比较难考,含金量比较高,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而且进士科的考生在官场上升迁较快,政治地位也比明经科要高。

  二

  令人称奇的是,明经科出身的张氏兄弟的官场之路居然很顺利。张知謇任监察御史里行,张知默任左台侍御史。张知謇历任十一州刺史,所到之处执政威严,武则天降下诏书慰问。史书记载“晓吏治,清介有守,公卿争为引重。”更有意思的是,史书还说:“万岁通天中,自德州刺史入计,后奇其貌,诏工图之,称其兄弟容而才,谓之两绝。又门皆列戟,白雀巢其廷,后数宠赐。知泰历益州长史、中台左丞、兵部侍郎,封陈留县公。”

  要知道,武则天本人是杰出的政治人物,她要提拔官员,绝对不会仅以官员容貌为标准。那为什么还要单独提一下张家兄弟的容貌呢。笔者以为,可能是武则天为了打压豪门世家,从他们手中夺走官员人事任免权力,所以提拔张氏兄弟这样的庶族知识分子,用以钳制士族。而用容貌这样的借口,就是为了在精神上羞辱那些士族,警告他们,天下是皇帝的,不是士族的,皇帝想重用谁就重用谁。与张知謇兄弟命运相似的还有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表面是因为长得帅得到武则天皇帝的宠幸,实际上是皇帝故意提拔亲近出身寒微的人,来排挤士族豪门。

  张知謇也知道自己是武则天打压士族的一枚棋子,所以竭力避免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以他在担任房州刺史期间,和被发配到房州的唐中宗李显想办法搞好关系,供应保卫尊奉毫不懈怠。防止武则天下台后自己遭到报复,提前搭上李显这根线,为日后前程铺路。

  与张知謇有同样烧冷灶想法的人还有很多,包括酷吏来俊臣。当时有个叫裴行本的大臣诬告张知謇勾结李显阴谋造反推翻武则天,来俊臣居然出面查证裴行本罪行,为李显和张知謇洗清冤屈,并上奏请求判裴行本死刑。

  三

  张知謇虽然逃出生天,却被来俊臣强行绑在了一辆战车上,很多人都误会张家兄弟和来俊臣是一伙的,都是武则天的爪牙。面对这种情况,张氏五兄弟本着“不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原则,开始政治分工。

  张知謇努力结交科举官员,营造清高廉明的人设。史书上说他聪敏而且正直,厌恶以请求谒告的方式求取官位之人,士人中有无才而窃居禄位者,视之如同仇敌。常常教诲子孙:“不精通经书不得参加科举”。而他弟弟张知默则走上另一条路线,他积极投靠来俊臣等人,和监察御史王守慎、来俊臣、周兴掌管诏狱,多次陷害大臣。王守慎虽然是他的外甥,厌恶他审讯的残暴,但不能离职,请求剃度为僧人,武后同意。而张知默最终陷于酷吏之手,子孙都被禁锢,成为张氏家族的羞耻。

  还有就是张知泰,他一方面触犯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导致受武三思排挤,离开中央出任并州刺史、天兵军使。另一方面在武后改唐为周的时候,张知泰奏请设置东都诸关十七所,查问征敛过往行人。大肆盘剥百姓,导致百姓惊骇,柴米价格暴涨,终于停止不用。他这么做,很大程度是为了模糊自己的政治立场,通过自污的方式逃避当时的武李皇族之争。

  张家兄弟在政坛上八面玲珑、稳扎稳打的作风,为家族赢得无上荣誉。神龙元年(705年)中宗重新做皇帝,拜授张知謇左卫将军,加云麾将军,封范阳郡公;张知泰御史台大夫,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渔阳郡公。张知玄儿子张景升,张知泰儿子张景佚,开元年间都任高官。张知謇历任东都副留守、左右羽林大将军、同州、华州刺史,以大理卿退休,终年八十岁。

  张家兄弟们的官场之路,就是当时士庶斗争的一个缩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