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廊坊-好故事之城 >> 查看内容
廊坊-好故事之城

【道德模范】马贺年:八旬“马管事儿”的公益之路

李冬雪 2023-10-10 09:18 廊坊文明网 1202002 0

摘要:  马贺年,今年80岁了,是廊坊市一名普通的退休老教师,多年来热心公益、爱管“闲事”,人送名号“马管事儿”。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后,马贺年发挥余热连续18年做公益,他创办青少年成长公益课堂,自制社区宣 ...


马贺年,今年80岁了,是廊坊市一名普通的退休老教师,多年来热心公益、爱管“闲事”,人送名号“马管事儿”。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退休后,马贺年发挥余热连续18年做公益,他创办青少年成长公益课堂,自制社区宣传报栏,连续十几年到学校疏导交通,捐资建立了九州镇“城乡文化志愿者大舞台”等等。获得了“第七届河北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01

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家庭主妇们煎、炒、烹、炸大展身手,空气中弥漫着炖肉香味,这是过年特有的气息。

一大早,马贺年下楼买早点,出楼门口,发现小区院子里聚集许多人,爱管闲事的他不由想到“又出事了!”

马贺年挤上前,见人群中一妇女在诉说着:“还差300元钱车费,孩子奶奶想回老家过年。”

腊月将尽,天气冷冽,地面滴水成冰。女人衣着臃肿,仍冻得瑟瑟发抖,孩子紧缩在她怀里。她们已经站了很久,女人在寻找保洁的活干。

马贺年看不下去,走上前,“年根底下,都收拾完了,你找不到活儿。”

女人眼圈红了:“没活儿,可怎么办?”

马贺年觉得女人遇到难事,问:“遇到事了?”

女人哭诉,“我们来廊坊半年,婆婆帮我带孩子,我做保洁。钱挣得不多,想回家。还差300元车费!”

马贺年从兜里掏出300元,说道:“不用再揽活,拿上钱和婆婆回家过年吧!”

女人千恩万谢,马贺年又叫住她:“还没准备过年衣服吧?我再给你们买几件衣服,体体面面回家!”女人不肯,马贺年拉着她进服装店,给她们三口每人挑了一身新衣服。

送走女人回家,已快中午,一进门,老伴就问,“早点呢?”马贺年一拍脑袋:“忘了。”老伴清楚,长时间回不来,肯定去管“闲事”了。

马贺年爱管“闲事”,在小城有名。

02

2014年春,天气微寒,和平路树木新芽摇绿,焕发生机。公路上车流如注,人行道熙熙攘攘。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第三附属小学(下文称“管三小”)路口,车流骤然停滞。车和人越挤越多,和平路断交。

原来,骑电动车送孩子妇女着急赶时间,闯红灯横穿马路,撞到正常行驶汽车。好在司机急刹车,没有造成伤亡,汽车前保险杠被电动车剐出划痕。

司机生气,拽住妇女:“怎么不看信号灯,明明红灯亮了还硬闯?”妇女振振有词:“你开车不看路,往人身上撞。”

司机要妇女修车,妇女狡辩被撞伤。双方各执一词,吵得不可开交。

马贺年挤进人群,劝道:“上班时间,大家着急赶路,难免磕碰。这样,你的车蹭了漆,要多少钱修,我赔。咱让开路,让大伙儿走好不好,不能误大家上班!”

妇女见状难为情了,“也没撞哪儿,修车的钱我出,给大伙儿让路吧!”

司机见此,笑笑:“这点划痕,我回去打点蜡就可以,你以后骑车不要闯红灯,危险。”

人们继续赶路,散了。

一场难解难分的矛盾化解,马贺年心里却犯了纠结。他找到社区和交管部门反映,多次协商。交管部门为难,抽不出警力到这值守。

马贺年联系十多个退休职工,每天早上到管三小路口,当交通协管员。马贺年每天早上七点不到,准时出现在路口,维护交通,疏导车辆。

管三小街口车不再堵,马贺年义务维护交通上了《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

马贺年把这两篇文章剪下,一份收进“藏宝箱”,一份贴在客厅。

马贺年“藏宝箱”收藏着奖状、奖杯、获奖证书,包括年轻时得到的赠书及印“奖”字水杯、毛巾、搪瓷缸,甚至还保存多年前捐款证明及捐款当时工资表。这些都是让他感到自豪的“文物”。

03

上了报,马贺年感觉周围人都在注意他,腰板下意识挺直,头也昂得高高。

马贺年是“廊坊市首届模范班主任”。去市里开表彰大会,受到市领导接见。那次,让他荣耀好长时间,只惜,年代有点久远。

改革开放初,国家粮食困难,马贺年号召家人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食,一家四口三年省出475.5斤粮。当时,这四百多斤粮如取出卖钱,是一笔不小收入,马贺年毫不犹豫上交万庄粮库。

万庄粮库给他们发了一张《存粮证》。这张《存粮证》被马贺年保存。《廊坊日报》举办“红色印记——传承家风”栏目,《存粮证》被晒出报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市里号召下乡支教。马贺年此时已五十开外,他带头报名支教马柳乡。当时,马柳乡穷,电话费欠300多元,教室里土台子做桌凳,孩子们穿衣破旧,文具也缺书少本。

马贺年拿自己工资给学校交电话费,并把马柳乡学校和市区管三小结成帮扶对子。他率先捐出一个月工资,管三小师生也纷纷捐钱捐文具,他带领学生代表去马柳乡捐赠,市里孩子受思想教育,乡下孩子得物质帮助。

04

2015年,马贺年家有十六万元存款。对马贺年而言,这是一笔巨款。他想在“公益”上投入。

马贺年每天在管三小路口疏导交通,这一天他遇到一件烦心事。

那天是孩子们下午放学时间,马贺年照例站在路口值勤。此时,从一大街里面跑出几个半大孩子,他们一边跑一边闹,马贺年没来得及阻止,一个孩子就撞到一辆骑行飞快自行车上。

孩子跌坐在地,胳膊划破皮,自行车连人带车倒在地上。人没摔伤,但是车筐里的鸡蛋却摔出来,碎了一地。

骑车妇女生气,拽住孩子就打。

“有事说事,凭什么打人?”马贺年上前质问妇女。

妇女拽住孩子不放:“你是谁,干嘛多管闲事?”

马贺年把孩子拉过来护身在后:“这段路归我管!”

“放学时间,孩子们从街口出入,为什么骑这么快?骑车撞人不闻不问,动手打人,得找地方说理?”

女人无言以对,仍强词夺理,“他把我鸡蛋撞烂,得赔”。

马贺年明白,孩子们在马路上打打闹闹,确实不安全,也不对。马贺年从兜里掏出二十元给了妇女,回头安慰孩子:“下次过路口,一定要注意,这样乱跑,被撞坏了怎么办?”路过家长纷纷议论:“这些孩子每天跑来跑去,危险。”

马贺年萌生要给孩子们办“四点钟课堂”想法。“四点钟课堂”筹备很顺利,马贺年找到社区,居委会主任亲自接待:“居委会腾一间屋,做教室。”

“四点钟课堂”办起来,“马管事儿”在社会上影响越来越大,电视台、报纸来采访,马贺年成小城新闻人物。至此,他收获不少荣誉:“最美廊坊人”“感动廊坊十大新闻人物”“廊坊市金牌志愿者”。

05

马贺年在九州二村有一套房,哥嫂住着,熟悉的发小也在这儿,他常回老家转转。

二村中心有大水坑,坑边有几棵粗壮茂盛杨树。到夏天,有许多老人在大树下纳凉聊天,下棋打牌。马贺年回老家,习惯在大树底下坐坐,和老伙计们话家常。

后来,村委会垫平水坑,安上健身器材,成了健身广场,人们更喜欢到这里了。闲时,有人来小广场吹葫芦丝、拉二胡、唱戏,热闹非凡。

“咱们在这里搭一大舞台!”一次回老家,马贺年站健身广场中心,对乡亲们讲。大家来了兴致,七嘴八舌议论,可惜,没钱。

“我这有四万块,搭个大棚够。”马贺年说道。

大舞台开工建设,老人们热心承担监工任务,临时短缺材料、工具,就从自己家拿来。马贺年要给他们算钱,大伙儿说:“自己的事,搭点东西应该。”

健身广场上很快建起一座漂亮彩钢大棚。大棚里面是封闭舞台,铺红地毯,舞台三面墙贴绚丽彩色宣传画。

老人们兴高采烈,自带乐器登台表演,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舞台!

马贺年并不满足老哥几个表演,他想得更多。

马贺年是廊坊市国际花园社区志愿者。社区里藏龙卧虎,许多退休戏曲名家成立志愿者宣传队,在社区活动室排练节目。九州镇艺术氛围也很浓,有小车会、秧歌队。马贺年有心把城乡音乐爱好者聚在大舞台,让这里成为他们展示才艺、弘扬精神文明阵地。

马贺年的想法得到国际花园社区和九州镇的支持。大舞台被命名为“城乡文化志愿者大舞台”。

志愿者宣传队成立起来。

2016年春节,大舞台开演,精彩节目吸引九州镇附近村庄村民,一时间,万人空巷,都来看文艺演出。

马贺年作为大舞台联络员,帮志愿者宣传队编排一场场大型文艺节目。逢年过节,特别是“七一”“八一”“十一”重大节点,他宣传党史,宣讲时政。宣传内容巧妙穿插在文艺节目中,大家在看节目时了解党政策,倾听党声音。

周末,马贺年组织社区志愿者宣传队来大舞台演出,村文艺爱好者也登台献艺。大舞台成了城乡舞台。

2017年,廊坊市文联举办京津冀豫鲁评鼓书擂台赛。马贺年觉得机会来了,如能请到五省市名角表演,大舞台可扬名。

通过与有关部门沟通,马贺年请参赛艺人到九州镇家,包吃包住,四十天下来,为艺人节省上万元住宿费。艺人们白天在市里比赛,晚上在大舞台为村民表演。

06

马贺年的名号“马管事儿”越叫越响:2015年到2017年,马贺年连续三年荣获“感动廊坊十大新闻人物”;2016年到2019年,连续四届成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9年荣获河北省第七届道德模范;2021年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荣誉让马贺年对公益更上心。遇到“闲事”,他会去管,没有“闲事”,他会想办法寻“事”管。

马贺年在国际花园社区和九州镇设立阅报栏,定期更换。当有人从架子上抽出报纸来看时,他心里特别高兴。他用纸浆板和旧木条制作一个活动宣传箱,外面是“雷锋名言、雷锋精神和简介”广告布,里面立着一座雷锋等身铜像。开箱,雷锋像庄严展现在大家面前,敞开的箱门上还有《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

马贺年推着宣传箱来到管三小门前,领孩子们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那一刻,他感觉非常神圣……

07

马贺年退休金每月5000多元,拿出3000元做公益,“四点钟课堂”改成“马管事儿辅导站”。

为办好“马管事儿辅导站”,他自费编排和印制《三字经》《弟子规》等传统文化小册,还把报纸上摘抄下的英烈人物故事编成册子。这些都是辅导班教材,也免费向社会发放。

马贺年开办了“学困生”辅导班。为解决师资困难,他去航天学院联系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帮扶。几年来,帮扶农民工子女、英烈子女、低保家庭学习困难孩子1200多名。

“学困生”脱困了,考上理想学校。农民工带着考上学的孩子来辅导班致谢。望着他们朴实真诚的笑脸,马贺年想起家乡的子侄。马贺年想把“马管事儿辅导班”办到乡下。

城乡教育差别,一直是马贺年心中解不开的结。2016年,他拿出5万块钱在老家院里加盖厢房和车棚,加上原来的房子,办起“好孩子快乐班”,连接上北京101网校,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每逢周末,他还会邀请航天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给孩子们辅导功课。他还从市里请来书法家义务授课,孩子们踊跃学习。

辅导班办得好,得到村民认可,大家都把孩子送过来,“好孩子快乐班”人满为患。

08

马贺年平时最喜欢戴一顶红色小帽,上面有志愿者字样。他穿衣服很特别,有时青春时尚,有时品牌时髦。其实,都是航天学院学生淘汰下来的衣服。

他乐呵呵地说:“衣服遮体保暖就行。”但,他却看不了别人困窘。一次,在管道局中学门口,他接送外孙女上下学,听家长们议论:蔺同学的妈妈常年生病,丧失劳动能力,他爸爸抛弃他们,家里只有他和奶奶带着生病的妈妈相依为命,靠奶奶捡破烂生活。蔺同学学习成绩特别好,他妈妈病越来越厉害,能不能读完高中是个问题。

马贺年没有参与议论。他找到蔺同学家,对他讲:“孩子,你要好好读书,爷爷每学期资助你2000块钱,一定帮你完成学业!”

三年高中,马贺年一共资助蔺同学14000块钱,蔺同学没辜负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大学。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作为金牌志愿者,马贺年走小区做流调,给生病在家不能下楼老人送菜送粮,忙得不可开交。转年初,小城疫情形势严峻。小区门口志愿者值班上岗,供他们休息的铝合金值班室寒气逼人,志愿者在值班室冻得瑟瑟发抖,马贺年立即买了电暖气,骑三轮车,亲自送到辖区四个值班室。

又是一个鲜花烂漫的春天来临。在小区门口,在公园广场,马贺年头戴小红帽,手持宣传材料,深情地向人们宣讲红色故事。

洁白的槐花飘落在他身旁,一地芳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