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您的位置: 首页 >>健康 >> 查看内容
健康

元宵节走百病

刘杰 2024-2-24 09:36 廊坊日报 102466 0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的主要活动是吃元宵、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慢慢演化为“元宵节”。元宵节与其他节日相比,更突出普天同庆的主题。作为春节的最后高潮,元宵节强调全民参与,展现的是一幅“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的热闹景象。除了猜灯谜、舞狮子等各种庆祝活动外,民间还有信仰性活动,那就是走百病。

“小时候在农村,每年正月十五晚上跟着大人们到野地里走百病。后来到了市里,我们一家也会坚持走百病,为新一年取个吉利。”市民张女士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走百病的路线通常是有墙走墙,见桥必过,有的还要走到寺观烧香,人们认为如此才能达到祛病除灾的目的。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的传统习俗,根据地域不同叫法不同,又称为烤百病、散百病、游百病、遛百病等,是一种消灾祈福的活动,有的在正月十五进行,有的在正月十六日进行,参与者多是妇女。清康熙《大兴县志》载:“元宵前后,赏灯夜饮,金吾梦池。民间击太平鼓,走百索,妇女结伴游行过津桥,曰:‘走百病’。”

据记载,走百病习俗的直接渊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耗磨日”。光绪《东光县志》卷二指出:“正月十六日,古谓之耗磨日……此乃走百病之缘起。”大约在唐代,走百病习俗逐渐与祛病逐疫、元宵节俗相融合。明清以来,走百病成为传统元宵节里的一项重要风俗。走百病在民间是很讲究的,元宵节夜晚妇女们相约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明清时,正月十五日,妇女们通常会把孩子交给丈夫,由丈夫带着孩子去闹市玩耍,而她们则外出行走,约定好一人持香前导,一行完成“走墙”“过桥”“摸钉”等必要程序,以祛病除灾。

“春节期间,大部分人身体发福,走一走,逛一逛,消减脂肪,有利于健康。这个季节,天气渐渐变暖,空气比较新鲜,适合户外活动。”我市民俗专家刘先生表示,走百病这种习俗虽说包含着若干迷信色彩,但是很有深意。在古代,妇女困居闺房,不能随便出门游走,即便要到亲朋家做客,也都是车载轿抬。走百病让女性获得了短暂的“解放”,给了她们一个成群结队出门游玩的借口,使压抑的人性得到了一种舒展。
返回顶部